看过火箭发射视频的,不难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。那就是在火箭发射的同时,会有大量的水同时喷薄而出,这些水量高达500吨。
看到这个场景,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,为什么火箭发射中会喷射出如此多的水,这些水的作用是什么呢?
大概很多人也会想到是为了降温,毕竟在火箭发射的时候所产生的温度十分高,此时喷水会进行很好的降温。事实上,喷水不仅仅是为了降温,背后还有一重大作用。
据悉,最初火箭发射喷水是为了减小噪音,因为曾经就有美国航天飞机因为产生的噪音过大,使得隔热瓦脱离的前例。
有了这样的先例,科学家们经过仔细的研究,最终决定在火箭发射的时候喷水,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噪音,还能够及时地降温。而且水也可以进行回收,实现一举两得。
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,各国在科技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多,更多的火箭被送入太空。但是火箭在发射时的噪音是十分之大的,高达220分贝,分贝越高所产生的能量就会越大,如此高的分贝无疑会对发射场的材料造成巨大的损耗。火箭被点燃之后,会在瞬间产生十分大的压力,因此喷水降低压力的破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。
火箭发射时,220分贝的声音也会造成巨大的破坏。要知道,人类接触到120分贝的声音,就有很大的概率出现失聪乃至于死亡的现象,所以喷水降噪刻不容缓。
据了解,美国第一次航空飞机飞行试验,由于经验不足,发动机引起的温度和噪声过大,火箭隔热瓦因此脱落,造成了飞机失事的严重失误。
即使是到了今天,科技和经验都有很大的进步,因隔热瓦出事的案例仍有不少。
为了保护宇航员和发射系统的安全,经过科学家们长时间的研究和实验,最终以喷水方式来降温降噪的方法被提出来,这也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有效抑制噪音的方法了。
我国长征七号火箭发射时,为了保护火箭和发射场附近的建筑不受损害,在火箭发射后的几秒内,共喷射了400吨的水。
除了上述的降噪之外,还有一个大众比较容易想出来的原因,那就是降低温度。火箭在发射时要用到大量的发动机,火箭发射就意味着这所有的发动机要一起运作,而此时火焰产生的温度高达3300度。
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?切割钢板所需要的温度只需要3000度,而火箭发射的温度比之高出300度,其对发射场材料的损耗可想而知。
当然,这些水并不会被白白浪费掉,在高温之下,有三成的水会在瞬间汽化成白雾,而六成的水会顺着沟槽流走,这些水可以在之后进行回收循环利用。
科技在不断地进步,人们也在逐步的探索之中更加接近真相。火箭发射使人们更加接近宇宙与太空,人们为了这个探索付出了许多的努力与艰辛。人类与其他物种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类会主动地、独立地进行思考。在遇到困难之后,经过反复的实验,科学家终于研究除了用水降温降噪的方法,这便是最好的体现。